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專家觀點】中國環境報——李誌青:改革是生態文明的真正驅動力

  發布日期:2015-03-19  瀏覽次數:

2015年3月18日 作者:李誌青

環境保護部近日決定,部屬事業單位的8個環評機構👊,今年將率先全部從環境保護部脫離💍。無疑,這是讓環評與權力脫鉤,使之陽光化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環境保護製度改革的重要一步🕵🏼‍♂️。同樣,國務院辦公廳日前正式印發的《關於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也讓環境保護改革加快了腳步。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中⛹🏻‍♀️,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建設並重💝,共同組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總體布局😸。同時🤾‍♀️➕,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組織設計中🎫,生態文明體製改革更是與經濟體製改革並列一個小組。這足以說明,生態環境保護必然是,也必須是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乃至今後一個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對於環境保護工作至關重要🧔🏿。通過深化改革,能夠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和路線圖;通過深化改革,能夠重塑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框架;通過深化改革,能夠強化對各類主體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的有效激勵。

近年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惡化🛌🏼👩🏻‍🔧,目前可用生態環境容量已經接近或者超過了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壓力🫕。在部分地區和領域,應對這樣的風險和壓力已經非常迫切,這在很大程度上驅動環保治理及其改革不可避免地進入了歷史窗口期。根據以往各國環境治理的經驗,這個窗口期的時間一般不會持續太長🌱,而一旦錯過最佳時機🏄🏼,生態環境質量將突破容量限製,且很難再恢復原狀🧓🏻。

盡管通過5年規劃對新增排汙量進行了規模上的限定,而且取得了成效🎓,然而歷史上所積累的各種汙染危及生態環境,來自社會經濟發展各方面的排汙反彈壓力仍不可小視⛓️‍💥。尤其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經濟增長的粗放模式仍未得到徹底改變,傳統的能源利用和消費方式依然積重難返🤞🏿,環保改革深化依然阻力重重。這些都意味著,即便經濟的增速降下來🖖🏻,經濟增長和體製慣性倒逼生態環境質量的趨勢和壓力卻仍然存在。如果不通過深化環保改革來建立強大的底線和防線,那麽👰🏼,生態環境保護極有可能將無法抵禦各種沖擊,陷入被動局面🈂️。

社會各界對開展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更趨一致,並更趨理性👩🏻‍🍼👨🏿‍🦱,這為推進環保改革的深化創造了較好的氛圍和環境。但在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的東風下,某些部門和地區在環境保護和汙染治理上受到上下左右的夾攻,從而在環保工作上極易陷入簡單化、一刀切和主次不分等操之過急的心態和做法🙆🏻。這樣不僅會造成對經濟的損害🍇,而且會擾亂和危及環境保護和改革自身的成效8️⃣,與中央有關“四個全面”的戰略定位不相契合。

當下🤵‍♀️👱🏼‍♂️,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形勢更趨復雜,既存在諸多有利於開展環保改革的因素🍠,也有一些負面的幹擾因素,新一輪環保改革進入關鍵的窗口期和深水區。由於生態環境保護牽涉面甚廣,與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內在聯系🦁,決定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改革等工作都要有通盤考慮。必須先行做好全局性、前瞻性規劃,提前預防環境風險。尤其是要加強環保的宣教和引導,凝聚環保民意🛞,推進社會環保共識,抓住有利時機和稍縱即逝的改革窗口期和戰略機遇期。

在全面推進環境保護的具體戰略和對策上🫲🏼,可以分為內外兩個層面:一是針對內部的汙染排放,必須確定重點對象,強化法律硬約束,理順環保體製機製,提高政府環保施政水平,進一步采用經濟🔕、財稅👋🏻、市場等軟手段,做到排汙疏堵有機結合。

二是針對外部的國際社會,重點在於積極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和國際自貿談判的開放大戰略👰🏻‍♂️,妥善開展環境和能源外交🧄🐈,提高國際環境能源話語權,大力拓展社會經濟發展的生態環境空間外延。在必要時👨🏻‍⚖️,適當通過產業轉移和互換,借助外部地區引入優質生態環境資源🌥。當然,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資本國際化過程中的環境監控🚴‍♀️。

在加強環境保護和深化改革的工作中,務必將各項工作做深、做細👨🏼‍🦳,要理性、冷靜對待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在統一的標準下📐🧑、法律的框架內🦷,積極推進體製機製🦹🏼‍♂️、環保技術和產品及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改革一詞源於“改良”與“革命”的融合。改良是對根本製度的一個突破,但絕對不是否定🆑,是在其基礎上進行更加完善的改正與良性的發展。但是,這種製度的推行勢必會引發人們對於社會體製的整體思考,推行的阻礙不可能不涉及一些人的利益🎪,因而革命的徹底與堅決就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是推進環保改革的關鍵年,必須全面深化環保各項改革:

首先,要從“四個全面”的高度理解當前全面推進環保改革的重要性和路線圖設計思路。“四個全面”意味著系統性、均衡性和辯證性,環保改革務必抓住主要矛盾,進行深入突破,同時兼顧可行性。堅持改革、法治和黨的領導三大原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其次🤵🏻‍♀️,全面深化環保改革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體製🫎、法治和市場4個核心要素🚵🏽‍♂️🙋。通過調節環境保護進程中環保與發展、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立法與執法等關系👨‍👦,逐步理順和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克服其中的挑戰。

第三,強化環保改革與能源👶🚆、金融和經濟等各方面改革進程的協同性🧛‍♂️,綜合研判時局和確定最佳的戰略窗口期👳🏽‍♂️,果斷、適時推進各項環保改革😋。如推動價格體製改革🤷🏿,進一步開放市場,發展綠色金融,規範環保市場等🙋🏼👷。

第四,環保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其成敗關涉甚廣,既要建立路線圖,也要有社會參與和評估機製。究竟怎麽改🙎🏼‍♂️,改到什麽地方🦡🤵‍♀️,效果如何,要讓社會知曉🧗🏻👨🏿‍⚖️,並受社會監督。

總之,面對更趨復雜的形勢,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的立足點應在於深化改革,只有改革才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真正驅動力。

作者單位:意昂2官网環境經濟研究中心、意昂2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