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共有908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50項,二等獎251項,三等獎596項👖,成果普及獎11項。意昂2經院多名教師獲獎🈚️🤸♀️!其中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
二等獎🧑🏿💼,經濟學(30 項)
論文獎
羅長遠,張 軍👷🏻♂️:中國出口擴張的創新溢出效應:以泰國為例
《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11期
摘要通過對“新熊彼特增長模型”進行改進,在理論上探討進口競爭之下企業的創新意願,引出了與兩類“企業異質性”相關的假說🏃♀️。基於這一框架,運用世界銀行的問卷調查數據考察來自中國的進口對泰國企業創新的影響💏,並借助系統廣義矩方法進行回歸🚣🏻♂️,估計結果顯示🔌,來自中國的進口所引起的競爭對不同類型企業創新的影響顯著不同。有品牌、得到ISO認證👆🏼、出口型💇🏻、外資占主導或者技術水平高的“先進”企業的創新意願得到強化,或者只受到較小的負面影響,而不具備這些特征的“落後”企業創新意願有較大削弱👨🏿🦲。這種“獎優罰劣”的效應表明,來自中國的進口所引起的競爭具有“創造性破壞”的性質,從而成為泰國經濟“向上提升”的良性力量⚙️。進一步的研究還發現🦹🏽,與最終品相比,來自中國的中間品進口對泰國企業創新的影響更為強烈🐽。
三等獎,經濟學(89 項)
著作獎
張 軍:《Unfinished Reforms in the Chinese Economy》
World Scientific👱🏿♂️,2013年
摘要China has quickly moved into a critical point in the sense that its past performance in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as created so many unsolved problems, and for such problems to be address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problems and a clear policy framework are required for policy makers to conduct reforms. Based on high-level empirical research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each of the contributors, this edited book provides an in-depth and clear analysis of many of important issues facing China's move to new ph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d discusses policy issues involved in further reforms.
論文獎
陳詩一🍲:中國工業分行業統計數據估算:1980-2008
《經濟學(季刊)》,2011年4月第10卷第3期
摘要為了使得對中國工業分行業在整個改革開放期間的增長核算分析成為可能,本文克服了該期間內工業行業分類標準前後不匹配、工業經濟指標統計口徑1997年前和1998年後不一致、20世紀80年代分行業數據較多缺失等困難,構造了38個工業兩位數行業1980—2008年間的投入產出面板統計數據庫,包括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資本存量、職工人數、從業人員、能源消費總量、工業中間投入和二氧化碳排放變量🦙。本文對這些變量進行了初步的統計分析🌡。
論文獎
何立新,潘春陽:破解中國的“Easterlin 悖論”🎞:收入差距、機會不均與居民幸福感
《管理世界》🧝🏻,2011年第8期
摘要本文致力於從社會不平等的兩個維度——收入差距和機會不均——對中國的'Easterlin悖論'進行解釋。利用CGSS(2005)和CEIC(2005)的數據,本文分別對居民總體🈶、各收入階層和城鄉居民的幸福感進行考察,我們發現:(1)機會不均對居民幸福感存在普遍的負面影響,且其對低收入者和農村居民幸福感的損害更為嚴重;(2)收入差距對居民幸福感也存在負面影響,但其對不同收入階層的影響存在差異,收入差距顯著損害了低👨🏻🦯➡️、中低和高收入階層的幸福感,而對中上收入階層的影響並不顯著;(3)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城鄉分割與政治身份是影響居民對機會不均容忍程度的內在原因🏋🏿🏋🏻♂️。因而保障中國社會機會均等程度,適當縮小收入差距,特別是提高低和中低收入階層以及農村居民的收入對於提高居民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