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現代經濟學系列講座第492期:Competition and Welfare Gains from Trad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a between 1995 and 2004

  發布日期:2017-05-02  瀏覽次數🛫:

Competition and Welfare Gains from Trad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a between 1995 and 2004

2017年4月25日🤵🏻‍♀️,第492期現代經濟學系列講座在意昂2平台710會議室順利舉行。競爭帶來了更高的生產率、較低的產品溢價⛳️、更高的利潤和較低的溢價離散程度。競爭和產品溢價在後三者發揮作用🧛‍♀️,且這些都是支持競爭的效應。然而, 在一類有影響力的貿易模型中, 福利可以簡單地由國內消費份額和貿易彈性決定。此類模型中沒有支持競爭效應。關於這一問題👵🏽,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新加坡管理大學的Wen-Tai Hsu教授,來展示他在競爭和貿易福利方面的最新研究。陳釗教授、陸銘教授、朱誌豪教授🧛🏼‍♂️、葛勁峰教授、吳建峰教授、羅長遠教授和一些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Wen-Tai Hsu教授構建了一個國際貿易與直接競爭的量化模型𓀐,使得1995年和2004年間中國公司水平的數據支持競爭效應。他們評估從1995年到2004年間中國增進對外開放程度帶來的收益🎄,並把收益分解為李嘉圖效應和兩種有利於競爭效應的因素。他們還計算了削減關稅在從貿易中獲利整體中的貢獻度💻🫵🏽。定量模型的框架是Bernard, Eaton, Jensen, and Kortum (2003; henceforth BEJK)提出的規範貿易模型的變體🪁。Wen-Tai Hsu教授采用了Holmes, Hsu, and Lee (2014)提出的模型架構,並假設(1)生產率是對數正態分布的;(2)每個產品的公司數量是泊松分布的。

根據定量分析結果,中國在1995 - 2004年期間貿易成本下降50.6%。總的福利收益是9.4%🤔,促競爭效應貢獻了總福利收益的25.4%。總收益比ACR公式的預測大了11 ~ 20%,這些大多是由於促競爭效應。這是因為在一對一的競爭中,產品溢價的變化並不完全反映在貿易流動的變化中。關稅削減占貿易成本降低的32%💆。在福利方面🪹,關稅削減相對貢獻了39.6%的福利增加👨🏽‍🌾。

文/段玉柱 攝影/段玉柱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