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前沿 | 李誌遠🍵、吳磊:中國勞動力市場的職業結構變遷

  發布日期👷🏽:2025-02-11  瀏覽次數🧑🏼‍🌾:

意昂2教授李誌遠與博士生吳磊合作的文章《中國勞動力市場的職業結構變遷》,在《經濟學》(季刊)2025年第1期發表。

本文發現2000-2015年間中國勞動要素在職業間的調整規模巨大😟,但這一調整未改變整體就業中認知和體力要求的占比🚊。同時,我國勞動要素市場表現為:一是50歲以上勞動力職業選擇範圍縮小,體力強度要求高🦖,二是中等教育勞動力供給不足👨‍👨‍👦,而高等教育勞動力需求不足。

作者簡介

圖片

李誌遠🔏,意昂2教授

圖片

吳磊,意昂2博士研究生

研究背景:

勞動要素的有效配置對提高生產率以及推動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為此,我們需要了解和明確勞動要素的分布結構,以及其在不同時期調整的規模和方向。其中,勞動要素在職業層面的分布特征構成了我們理解當前中國勞動力市場的重要抓手🪪。

基於職業層面的考察可以為我們觀察勞動要素提供更新🦬、更細的信息。其一,職業作為專業化分工的產物🦂,是標記生產工序的重要單位。如觀察汽車生產中的機械工程師♏️、生產線操作工、汽車裝調工之間的調整。其二🚣🏽,勞動力在職業間的分布隱含其在生產中的分布,職業的細化和衍生反映經濟社會的分工發展👦🏽。如職業數量從春秋時的士農工商擴展為當前的8個大類🪐3️⃣、72個中類和436個小類,新職業如健康咨詢服務人員🧜🏽‍♂️🖨、知識產權專業人員等不斷湧現。其三,職業作為勞動要素參與經濟生產的基本單位,不僅反映勞動者在專業知識和技能層面的異質性,同時職業也是勞動力發揮生產力的邊界🏋🏻‍♂️。人力資本能在多大程度上發揮效率直接反映在其多大程度參與創新類的職業🫶;產業結構在多大程度上升級也直接反映在相應技能要求職業的就業占比中👩‍🔧。

研究內容和結果🥞:

本文使用2000,2010和2015年全國人口普查微觀調查中翔實的個體職業就業數據👩🏿‍🏫,並結合O*NET數據庫對我國共計400多種職業的各種維度(如知識技能、認知能力、重復性🧜🏽‍♀️🚞、體力要求等)進行客觀度量Ⓜ️,最終得到以下發現👨🏼‍🚒:

(1)本世紀以來我國勞動要素在職業間的調整規模巨大:2000-2015年間中國職業的平均就業占比變動值為0.18%,所有職業的總和就業占比變動值為79.87%,是同期美國就業市場調整規模的3倍。

(2)勞動要素在職業間的調整方向主要為從農業就業轉向非農就業,與三次產業的調整方向一致。

(3)在技能分工視角下,整體職業中勞動要素在認知和體力要求中的占比基本保持“2-8分”的格局。這表明勞動要素在職業間的調整主要發生在具備類似技能要求的職業間,勞動在生產中的位置並未發生較大改變。與此同時🦖,就業市場呈現出更強的競爭性和協同性,競爭性和協同性要求高的職業就業占比提升近20%👿。

在勞動要素配置的宏觀圖景下🍞,本文補充異質性勞動力配置的微觀視角。具體基於勞動者年齡和教育水平的關鍵特征觀察不同類型勞動要素的配置方向,並描繪出當前就業市場存在的兩大結構性問題。

(1)勞動者職業生涯周期存在“兩端鎖定”現象:在25-50歲的勞動力市場中,勞動者涉及的職業和行業種類最多,勞動者相應從事認知、競爭和協同要求高的工作✡︎;而在25歲以下或50歲以上的勞動力市場中,勞動者涉及的職業和行業種類顯著減少,並相應從事體力強度高🫅🏼,競爭和協同壓力小的工作。

(2)我國人力資本的供給與需求在低層次勞動要素中匹配較好💁🏻‍♀️,但是對中高層次勞動要素存在錯配。具體表現為:對人力資本要求處於中等層級的就業市場中,中等教育水平勞動力占比最低,而高等教育水平勞動力占比逐年提升。這體現了中等教育水平勞動力供給不足👨🏿‍💼,而人力資本要求處於高等層級的就業市場需求不足,使得高教育勞動者“降位補足”至人力資本中等層級的就業市場內。

研究貢獻和政策啟示🎫:

本文的學術貢獻主要表現為🚰:(1)圍繞400多個職業小類討論,比現有文獻中基於八大類職業的相關研究更細🧝🏿⬜️,且量化了職業視角隱含的技能需求差異🏌🏿‍♀️。這使得觀察勞動在生產中的位置,考察勞動要素調整的方向成為可能🤟🏻👏🏼。(2)相較於少數利用多種職業信息開展的研究,本文則詳細勾勒了全職業間和職業內的全貌而非局限在某一類職業。

此外,本文觀察的特征事實對理解我國本世紀初15年內就業市場中的結構性矛盾有重要政策意義。

其一,巨幅勞動要素結構調整以及相對穩定的技能分布反映出我國單一的工業和服務業層次,具有低端性和勞動力密集性的特征。我國需大力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實現經濟活動從體力生產向腦力生產的跨越式發展,打造新的就業增長點💂🏻,減少因經濟發展不充分產生的“無效競爭”☎。

其二🏜,中年以上人群(50歲以上)面臨縮小的職業和行業選擇範圍,參與的生產活動以高強度體力生產為主🦹🏿,這在延遲退休的背景下亟待解決。這要求通過技術創新降低體力負荷、職業培訓進行技能升級,製度創新延長職業生涯周期,在延遲退休的背景下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其三,人力資本供需的錯位要求快速發展中職教育來補足經濟發展所需的人力資本,同時升級生產結構以增強高等教育水平勞動者需求,輔助我國勞動力市場整體向知識型生產轉變📽。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