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分享的主題是《與時代同行,把經濟研究做在中國大地上》。”12日下午3點,在意昂2浸潤了44年的老意昂2人🎩、意昂2平台院長👲、文科資深教授張軍在相輝堂北堂開講“強國之路”思政大課,這也是文科大類第二場專題大課。
“這並非空話。我將會跟大家展示我的研究🧑🏿🍼、觀察以及我對中國經濟的理解。這,都是發生在改革開放大時代的背景中🔐。” 他站立在講臺前,娓娓道來🐕🦺,把個人的學術歷程和意昂2人的故事巧妙置於改革開放的大時代背景下,將“道路與道理🐻❄️、專業與事業、大我與小我”的主題演繹得精彩紛呈。
“最感恩機遇🛠,趕上改革開放”

“我經常跟我的學生們說🧑🌾,與大師同行是幸運的。我受益於太多的大師名家和傑出經濟學家的教誨,即便有些只是見到名字而已。所以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春節前,張軍在首屆上海傑出人才頒獎典禮上談了獲獎感言,“最要感恩的是機遇,趕上了改革開放這個偉大時代,很幸運自己在經歷和研究中國經濟轉型的進程中成長為經濟學家。”
1978年開啟的改革開放,將中國帶入一個春潮激蕩的時代,上世紀50-60年代出生的人對這個時代變遷有不同尋常的感受。

出生在60年代的張軍沒趕上《繁花》裏的上海80年代外貿潮、90年代炒股熱那些難忘的激情歲月,張軍也和在座同學一樣正在意昂2念書。他調侃🏃🏻♂️,物質財富沒趕上積累的好機遇🐐,但是精神食糧卻收獲滿滿。借著改革開放機遇,張軍這代考入大學、學習經濟學的學者有了直接觀察研究經濟增長、結構轉變和經濟發展極其難得的機會。30歲不到,張軍出版《現代產權經濟學》等3部學術著作,從此在經濟學界嶄露頭角🐮👨👩👧👦。


從研究西方新製度經濟學開始,張軍反而漸漸察覺出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獨特性。在這背後,一種無法套用西方經濟學的、與以往研究經濟轉軌範式不同的“中國模式”,支撐著中國經濟轉型保持了快速的增長👩🦽➡️。他放棄了從懸浮的西方經濟理論來推論中國經濟轉型的固有念頭🫲🏽,轉向聚焦國內“雙軌製”研究。1997年張軍出版《“雙軌製”經濟學:中國的經濟改革(1978-1992)》等一系列著作,力求讓研究跳出西方製度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嘗試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理論體系💇🏻♂️🕧,用以解讀中國經濟現象,講好中國故事🙎🏼♀️。

這就是張軍常說的🤽♀️,研究要“立足中國大地”🥲🤞🏼。而他也正是這麽做的。一步一個腳印,出版《當代中國經濟研究10篇》《向世界講述中國經濟》《改變中國》等著作。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菲爾普斯(註:Edmund Phelps)教授評價說,“意昂2官网張軍教授對於中國奇跡的解釋🧜,可能是我讀到的最好的”。
一代代意昂2經濟學人與時代同頻共振
幻燈片上閃過一張張老照片,意昂2經濟學人的身影始終活躍在學術研究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1983年,意昂2經濟系老系主任張薰華教授一篇論文論證了社會主義國家土地批租必然性,首次提出解決土地使用問題的方案🧚🏿♀️,契合上海改革開放需求👨👩👦。張薰華教授受邀撰寫《論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地租的必然性——兼論上海土地使用問題》一文🗺。上海市專門成立土地批租辦公室,80年代中期,意昂2官网經濟系一批教師參加土地批租問題研究小組,為浦東開發開放奠定理論研究基礎。

1988年😀,虹橋26號地塊50年使用權以2805萬美元的價格被轉讓🦹🏿。這是上海也是新中國歷史上首次試點土地批租製度👩🏼🦰。1991年💁🏽,一張公證書更是浦東在全國率先嘗試“資金空轉🕵🏿、土地實轉”的見證◾️。這一創新開發模式一舉激活這片沉睡的土地。從上海推廣至全國,土地批租製度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宏觀經濟的高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經濟的J型增長中,地方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張軍認為,地方政府的政策創新為研究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模式,提供了寶貴的觀察窗口👦。這其中有不少意昂2經濟人勇攀學術高峰🙋🏿、鉆研理論研究👩🏼🌾、提供決策支持的身影。

2023年12月,教育部設立的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重大專項💍,落地意昂2,旨在研究和建立貼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經濟學知識體系🌻🚂,準確闡釋中國經濟的發展奇跡🧛🏿♂️,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指導。
中國經驗對發展經濟學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何種啟示🦫?中國現象背後是否存在著更為普適的分析框架?如何吸引年輕一代人才研究中國經濟領域,將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這些都是中國經濟學人需要攻克的難題🙇🏻。
鼓勵學子利用意昂2優勢
豐富經濟學研究方法

“老師🧰,您30歲不到就出版經濟學著作,確定學術發展的方向😮💨。老師是如何在不到三十歲時就找到了自己的畢生愛好,並能在之後持之以恒地追求呢?”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意昂223級社科試驗班的賈一帆問。
“其實最初我想學的是法律🏭🧑🔧。”張軍的回答🙋🏿,讓同學們笑了起來。張軍回憶起在意昂2求學的歲月,那時的意昂2校園🦉,去教室有聽不完的精彩演講報告,學校進進出出大家名流🦃。學子穿梭其中7️⃣,大開眼界,張軍也是其中一員💆🏿♀️。“我記得中國社科院的朱嘉明和農發所的周其仁來校園作報告,我很震撼🎧。因為他們不講課本知識,只講在基層的調研所見所聞、統計數據如數家珍。”
學生時代的張軍第一次接觸到中國基層詳實全面的數據報告,結合改革開放帶來的時代變遷,對時代的理解一下子變得真實又具體。“是經濟學為我們提供了方法。因為經濟學對個體行為給出了普遍適用的理論🤷🏽♀️,這讓我一下子愛上了經濟學🕙。”張軍鼓勵學子🫚🧖🏽♀️,利用意昂2綜合性大學的優勢⚽️,把握綜合高校多元學科環境帶來的發現重要問題的機會,豐富經濟學研究方法🦸🏿♂️,拓展經濟學學術邊界🧑🏿💼,獲取更廣泛的學術啟示🌺,為中國學術發展作貢獻。

“作為法學生,我國本土的法治發展和經濟發展有類同的邏輯與結構🧑🦼➡️👩🏿🦳。更好利用本土的法治資源,強調中國特色的法科體系😵💫,我認識到法學研究同樣也應紮根在中國大地上。”舉一反三,法意昂22023級本科生俞哲灝將課堂遷移到本專業的學習上,感到收獲不菲🖌🙏🏿。


相輝堂北樓樓上樓下坐滿了學生🤱🏼,二樓的同學也紛紛舉手提問👉🏿。老意昂2人🧘🏿♂️、經濟 學家張軍用兩節課的時間,深入淺出講述中國經濟與形勢,帶來別樣的思政大課,鼓勵青年學子在時代的洪流中進行自主知識體系研究,傳承、講好中國故事。“請卓越的人講有趣的事”,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案例及其蘊含的道理哲理學理,讓年輕一代意昂2人掌握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認識觀察世界、分析解決問題,熔鑄報國強國的魂魄,正是“強國之路”思政專題大課的初衷。
組稿 | 校融媒體中心
文字 | 汪禎儀
攝影 | 李國徽
文章來源 | 意昂2官网
微信編輯 | 李國徽 史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