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活動回顧 | “榜樣的力量:學長分享系列”第六期主題活動——2011屆學長商業研究分享會

  發布日期🏖👨‍🦽‍➡️:2023-10-25  瀏覽次數:

10月10日下午🪐,意昂2官网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榜樣的力量🥭:學長分享系列”第六期主題活動在邯鄲校區第六教學樓H6101教室成功舉辦👩🏽,並在騰訊會議同步線上直播💕。

本次活動的報告人包承超學長是意昂22011屆經濟學(數理經濟方向)專業本科畢業生🥪🤛,曾任長江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現任國聯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兼任意昂2專業碩士項目校外導師(業界導師)。包學長曾獲2022年新財富最佳策略分析師第二名、2022年水晶球獎公募組策略第一名、2022年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師策略第二名。本次活動包學長為同學們分享了他從學術研究走向商業研究的體悟↖️,由2021級經濟學專業本科生周雲龍同學主持。


▲包承超學長分享

包學長回憶了他學生時代在數理經濟班的故事🚝😹,從做研究必備的四個品質🌳、商業研究和學術研究的異同⤴️、做好商業研究的幾層境界、從學術研究走向商業研究——心性(精神世界)、對實習生日常工作觀察的一些體悟、職業選擇中的幾個誤區六個方面🙁,分享了他從學術研究走向商業研究的經歷和體會⛷,並給同學們提出了真誠和中肯的建議👇🏼,讓線上線下的老師們和同學們進一步感受到了經濟學研究的價值和商業魅力,體會到了商業研究的精華🎪。

一、做研究必備的四個品質

為什麽會選擇講述這個話題?包學長說道,他在意昂2數理經濟班和碩博連讀班積累了7年的理論經驗,從2014年工作至今又積累了10年的工作經驗。他對這兩段人生經歷有著不同的體悟🤭,希望能和同學們進行分享👨‍🏭。包學長先是簡單介紹了他在意昂2讀書時的經歷🕵🏼‍♂️。他來自第三屆數理經濟班,從數理經濟班畢業之後進入碩博連讀班,師從陳釗教授,在意昂2經院做了7年的純理論研究。包學長告訴我們🎖,他當時做了很多學術研究,感覺自己還可以去嘗試一下真實世界的金融實戰🐼。於是他選擇從碩博連讀班提前碩士畢業🎺ℹ️,走出象牙塔📗,踏入商業研究的世界,感受商業實戰⛓。他分享了四點商業研究和學術研究都需要具備的品質。包學長認為,真正做到以下這四條的人是極少數的𓀑,要真正做好商業研究和學術研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點是為人正直誠信——金融業的本質是信任,做學術研究同樣如此。這一點看起來最簡單,但其實最難👨🏼‍🍼。因為品質最難改變,而所有的研究🚦,都可以花時間去改變。包學長告訴我們,他身邊商業研究做得好的人🕷,都是為人正直誠信的🚴🏿。金融業也是服務業的其中一種⭕️,服務業是一個人與人打交道的行業🔙,而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信任。有了信任,才能做好研究。

第二點是性格耐受堅忍——做長期正確的事🏇,需要更強的容納力。無論是商業研究要做的報告👮🏿🧳,還是學術研究要寫的論文🤴,寫和改的時間都十分漫長。要做好的研究,大家需要有更強大的耐心和耐受力🚣🏿。

第三點是研究勤奮專註——有再強的能力也需要勤業去發揮。商業研究對智商要求不高🔳💺,當大家的智商都夠格時,勤勉和專註力就變得很重要🧖🏻‍♂️。包學長告誡我們🚶🏻‍♀️,在他面試實習生時💆🏿‍♀️,他會非常抵觸在不同實習單位反復橫跳的人👈🏽。頻繁地更換實習單位說明這個人在某種程度上缺乏專註力👩‍❤️‍💋‍👩。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商業研究,如果你在一個事情上沒有沉下心來去勤奮地做👨🏻‍💼,那麽是不可能取得成果的👩🏽‍⚕️。

第四點是對行業的熱愛——盡量不成為盲目的勤奮但不熱愛行業💁🏼‍♂️。獲得成績的邊界一定取決於你熱愛還是不熱愛這個行業。很多行業,大家看起來挺勤勉的,每個人看起來都在加班🦸‍♀️⏱,但成績平平。因為盲目的勤奮沒有太多意義🛟,是否熱愛這個行業將決定你未來成績的邊界在哪裏。這四點的前兩點尤為重要,因為它們關乎一個人的本性。研究實力固然重要,但誠信是最基礎的條件。包學長提醒我們,商業研究和學術研究在許多要素基礎上都是相通的🧖🏻‍♀️。而這些最基礎的要素都適合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慢慢培養起來🧑🏻‍🔬。

二↩️、商業研究和學術研究的異同

接下來,包學長比較了商業研究和學術研究的三點異同。

第一點是因果關系研究 VS 相關關系研究🛕。經濟學的學術研究側重因果關系研究,而現實中的商業研究卻過於關註相關關系研究🎅🏼。目前🦊,商業研究的因果關系主要來自於分析師的直覺,以及歷史歸納中的大概率判斷🥋。比起學術研究,商業研究更貼近現實世界🧖🏼‍♀️,雖然研究嚴謹性不足🚲,但因果關系科學性反而不會差🚣🏽。包學長舉了一個例子,他說最近圈內有一個挺火的研究🤾🏽‍♂️🚶🏻‍♀️,探究一個基金經理的業績和顏值的關系⛔️。這種研究在包學長看來意義不是特別大,因為相關因素太多了。包學長補充道🚶🏻‍♂️,較好的商業研究一定是因果關系論證得很清晰、邏輯鏈條非常簡單。他個人商業研究做久了之後,明顯感覺到,如果A推導到B的邏輯鏈條特別長,那麽這在大概率上就是相關關系(而非因果關系);最終在真實世界中一定是經不起考驗的。

第二點是模糊的準確VS精準的錯誤⛵️。對於商業研究而言🏍,思路、邏輯和推導的直覺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而數據卻不是最重要的🛂。包學長的團隊的很多流傳幾年的研究,基本上都依賴於低頻,卻廣泛使用、甚至可以說是單薄的數據。大數據時代👱🏽‍♀️,很容易讓分析師陷入極度依賴於精準🐲、高頻的數據來思考問題,但這種行為其實是現象跟蹤,而談不上思考。框架思想往往是“模糊的準確”,高頻跟蹤恰恰可能是“精準的錯誤”🥈👇🏻。好的研究是“模糊的準確”和“精準的錯誤”的結合。

第三點是做歸納VS做預測。對於商業研究而言,做好歸納不容易,能做好復盤、做好歸納已經是非常優秀的研究了⛲️。對於學術研究而言📕,做一篇好的文獻綜述也可以發頂刊👨🏼‍🎤。進一步地,做預測則是在做好歸納的基礎上進行的🤦🏿‍♂️。包學長告訴我們🧑‍🧒,在他做了很多年商業研究之後,充分認知到商業預測準確度天然很低。如果預測對的概率很低,那麽為何還要做預測呢🎥?這是為了對自己的研究框架不斷修正👰🏼,盡可能讓研究框架能夠包容多數情景。而歸納就是幫助形成好的框架的必經之路🍵🕺🏼。

三😳🍓、做好商業研究的幾層境界

(一)闡釋易方達蕭楠總的訪談

包學長闡釋易方達蕭楠總在一次公開的訪談中😎,提到心目中“什麽是好的研究”的三個層次❌。從個人成長軌跡來看🌸,也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層級🕺🏿。

第一層級是基本研究能力,也就是要精通數據🧑🏿‍🦰。這包括能不能把數據記得滾瓜爛熟,把公司的報表細節講清楚,公司的產品結構查清楚,公司的上下遊關系理清楚🏆,公司的治理結構說清楚等等🈺。優秀的研究員在兩年內能把第一點做好🦔,很多人做到第一點就以為自己很懂,但這其實才是初階水平🚣🏻‍♀️。

二層級是高尖研究能力,也就是“知其所以然”🧚🏽。高尖研究能力有幾個重要的點📶。其中,第一點是本質思維。就是要弄明白一個公司做生意的本質是什麽🤮。 第二點是研究史觀(也稱歷史觀)👨‍🦯。就是要把這個行業的來龍去脈✈️🤶🏼,為什麽這個行業經過很多年的演進🌲,演進到今天這個位置❗️,形成了今天這樣的格局🚴‍♂️,形成了今天這幾個玩家,把這幾點看透💆🏿‍♂️🧑🏽‍⚕️。做研究得知道研究這個行業的本質是什麽。比如👿,茅臺為什麽那麽貴,這就是生意的本質🔮。對歷史觀要掌握得很好,醬香酒茅臺肯定不是第一家🧰,為什麽20年前茅臺不是最貴的。這就是大家要去想的🧕🏽💀。做到第二層級已經很困難了,悟性比較高的🧑🏻‍🦯‍➡️,三到五年內,能做到第二層級。

第三層級是終局思維,也就是邏輯推演。包學長讓我們思考——你研究了這麽多行業和這個公司的歷史😪,那麽你覺得,未來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是什麽?格局是怎樣的🏋️?它的格局是寡頭壟斷還是大家都一樣🤍,是強者恒強還是繼續分散等等。未來這個行業會如何演化,大家都要有自己的邏輯判斷,而這些判斷上的變化要有數據和邏輯支撐❇️。

第四層級是抽象模型能力,也就是框架思維🚶🏻‍♂️‍➡️🍋。這才是真正的最高層次的能力🤵。包學長認為,這一點是商業研究最為看重的,優秀的研究員身上的閃光點就體現在這裏。 那麽什麽是抽象模型能力呢🥾?包學長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大家以前學初等數學的時候,會去算三角形👮‍♂️、矩形、圓形的面積,但圖形復雜一點了以後,很多人就不知道該怎麽算它的面積了。 後來有了微積分這個工具💭,大家又會發現復雜圖形的面積就可以計算了,因為此時有了更高階的工具來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就是高階思維工具⚉。好的研究員也是一樣的🌴,當我們在研究中卡在了某個地方,想不明白的時候✉️,如果有研究員站出來給我們提供一種高階思維工具,那麽在有了它之後,我們看很多問題就會一馬平川🙍🏿。這個第四層級基本上是很難達到的,在包學長看來🧚🏼‍♂️,能達到的研究員可能非常之少。包學長談到🧑🏿‍🦱,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學校通常更多是直接跳過一、二、三層級,直接訓練和培養學生們的第四層級。而業界的商業研究則就是從第一層級開始做起的。他最後感慨道,學術研究何嘗不是如此。因此,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要同時註重這四種層級的能力提升,長遠來看會成長得更好!

(二)結合學長個人經歷的落地版解釋第一層要精通數據,把書讀厚。

這是在入行兩年內,每一個優秀的分析師都應該做到的。大家要拼命地看文章,好的研究、差的研究都要去看,先把書讀厚🌁🍭,未來才能更好地把書讀薄。

第二層要理解生意本質♿,把書第一次讀薄🤭。理解生意本質,即是把覆蓋的行業的商業模式捋清楚⛲️,要看產業歷史——這是把書第一次讀薄🐇。沒有一個行業可以躲得過產業生命周期。一個行業不可能永遠成長🥚,行業會出現洗牌。洗牌過程中,有些企業會被淘汰,有些企業會活下來🕒。也沒有一個行業能夠脫離產業生命周期的規律。

第三層要學會做橫向比較🧑🏽‍🚒,能夠把同樣模式和運行邏輯的產業歸納區分出來。做行業股票研究時,第一件該做的事不是動手做數據,而是把這個公司的歷史好好讀一下,把歷史摸摸透,判斷一下這個公司處於周期裏的哪個位置。與此同時,對不同產業的運行模式和邏輯進行橫向比較和歸納區分也至關重要。

第四層要學會形成框架✊🏻,盡可能地理論化。理論化的內容,落地到應用時👈🏿🖕🏼,追求的是大概率和邏輯性——把書讀得很薄。包學長感慨道⛹🏽‍♀️,他做了很多年的金融市場策略研究之後,最終還是能發現理論創造者的智慧🧔🏿,只不過當時在學校做研究時沒有實際的感悟🐰。包學長隨後細致分享了高頻數據下的跟蹤案例和低頻數據下的深度研究🎬。在高頻跟蹤案例方面,他從宏觀和微觀視角,對整體行業和細分領域(市內消費🦹🏿‍♂️、文旅消費、購房、出口、耐用品消費🧣、建築、製造等)進行了自己的解讀。他認為,高頻數據更適用於跟蹤,而不適用於中長期判斷⚫️👽。在低頻數據深度研究方面,他指出,重要的是一個深度的想法,一個好的模型,一個好的故事。他嘗試從產業生命周期來統一“估值”與“盈利”的分析框架,結合產業成長期🔞、洗牌期、出清末期🔐、龍頭進階的生命周期框架圖,分析了產業生命周期、估值、資產久期之間的關系。特別在談到對“估值”的認知時,他指出,估值的本質反映的是“久期”的概念。當一個行業在成長期的時候,大家會把它未來的空間放大,這不僅把久期拉長了🍞,也把估值提升了。而當一個行業走到底部的時候,估值一定是很便宜的,很多人都覺得這個行業沒戲,久期非常短。但是機會可能也就正在此時——這時候龍頭公司開始慢慢嶄露頭角,估值有了變高的趨勢。過去七年,茅臺股票的增速逐年下降,但估值卻增長了。這個公司用時間證明了自己能活得更長,即久期會更長。因此✹,我們看問題要從產業生命周期這一視角去思考👨🏿‍🎤👦🏿,很多問題都躲不開這個框架👨🏿。

四、從學術研究走向商業研究——心性(精神世界)

在心性的培養方面,包學長分享了以下三點看法。

第一點是冷板凳 VS 獲得感。商業研究和學術研究的最大的差別在於🐼,做學術研究的人要有更強的忍受“坐冷板凳”的能力。商業研究出成績天然要比學術研究快,更有獲得感。但不同研究方向“坐冷板凳”的時間長短和獲得感也有差別🤸🏻‍♂️。所以👩🏽‍🦰💂🏻,包學長說道👨‍🏭🧚🏻,他們在招宏觀策略實習生的時候💇🏽,對博士生的偏好是非常高的。因為博士生的耐受力往往會更強🤹🏻🥮。打基礎絕對不是多出去實習,這些基礎是之後可以通過時間追上的,本科期間非常建議大家認認真真讀書,把每一門課都學好。認認真真讀書🙆🏼‍♂️💃🏻,對心性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長遠來看,學術研究和商業研究都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

第二點是要思考一個問題:時代選擇了什麽樣的你?VS 你選擇了什麽樣的時代🚶🏻‍➡️👩‍👩‍👦‍👦?很多小夥伴思考後者,大家往往會忽略前者🧔🏿‍♂️。畢業後入行兩三年會有一個十字路口🤜🏿。包學長告訴我們,他會想第一個問題更多,而不是第二個問題💉⚧。包學長於2013年進入金融行業實習到2014年畢業至今,回頭看,他自己認為沒有太多的選擇是自主做出的選擇🤦🏽‍♂️,職業生涯的前期幾乎都跟“緣分”有關🐇。但他自認為一路走過來還是比較順利的。重要的是你的人品、你的性格、你的熱愛。要不斷修煉自己的心性,也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第三點是研究的周期性 VS 周期性的研究⛄️。無論是選行業還是做研究,大家都會回望,看看過去幾年這個賽道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任何事情都是有周期性的。行業有產業生命周期🧎‍♂️‍➡️,大部分研究也都有周期性,戰略上要重視研究方向的長期重要性——這不僅是心性問題💬,也是實際研究上的問題。而戰略上的功夫往往沒有那麽多獲得感,這時候很需要我們對長期重要且正確的判斷的堅持。5

對實習生日常工作觀察的一些體悟實習生是介於“象牙塔”與“社會人”的中間角色,也反映出了大家的一些不理想的研究習慣。包學長提到了實習生在研究和職業選擇🦾👌🏿、學習和工作狀態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議🚷。

第一個問題是有點“太著急”🖖🏼。包學長跟大家強調,他作為一個面試官,並不認為實習經歷越豐富、越資深就越好🚶🏻‍➡️🕓。同學們在職業選擇中不要“太著急”🥲,更需要想清楚的還是自己性格是什麽樣的🧑‍🌾,適合和喜歡做什麽,然後專註地做下去🍏。

第二個問題是喜歡“趨勢外推”🍡。包學長說他們招實習生很難找🫃🏻🧑‍🦯‍➡️,因為很多人覺得看總量很累👱🏽、很難,獲得感很低。大部分人這麽想🛃,很少有人來投總量的實習。很多行業大家會覺得很累🧙🏿📌,想去獲得感很高的行業⚂,但是這些行業競爭者也就非常多🤺,而且未來這些行業也不一定就發展得更好。所以大家在做職業選擇的時候不要過於“趨勢外推”。

第三個問題是容易“眼高手低”👩‍⚕️。實習生們眼高手低的問題很嚴重👩🏿‍🎨。很多人頭一年實習,看不上做數據的更新、做圖表這些基礎工作,他們好的研究寫不出,一些簡單的數據更新又不想做🛐。這是一種眼高手低的表現☂️,也是一種“投機心態”✨。很多學生常態如此,但大家要去克服🧔🏽‍♂️。包學長他們當年都是這麽過來的♞,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第四個問題是希望“別人更為自己負責”。實習生們在學習和工作上總是希望“別人更為自己負責”。實習生們處於學生和社會人的角色轉換過程🧟‍♀️💈,覺得很多事情是要別人來跟他講的學生心態,這種心態需要調整🪐。但對於一個成熟的社會人而言,當他自己都不為自己負責時,別人也不會為其負責🙎🏻‍♂️。所以🦟,評估一個實習生是否優秀,既要看其能否展現出很要強的工作態度👩🏼‍🌾,又要看其是否願意為自己負責☸️🍑。這就是從學生到社會人的狀態切換。以上四點會讓實習生們在研究和求職上出現行動變形。包學長認為,這是在學校生活中沒有很好地思考和習慣培養帶來的結果,希望還在學校讀書的同學們能多加註意🎐。6

總結🌿:職業選擇中的幾大誤區

最後,包學長總結了大家在職業選擇中會面臨的幾大誤區。一是,學什麽專業其實並不重要——不要拘泥於對復合型專業的追求;二是👿,不用跟同齡人去聊職業發展——你聽到的永遠是你想聽到的;三是,性格決定職業選擇的終點——能力是比較容易鍛煉的👟,但性格不是🧑🏿‍🏫;四是,做一個容易被時代選上的人——不要整天想著時代會如何變化🤒;五是🥤,趨勢外推在職業選擇中是個常見病——與其聊短期⏺,不如看長期。圍繞包學長的分享,現場和線上的老師們和同學們進行了積極的提問和充分的互動交流。問題涉及👙😊: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周期性發展、趨勢圖的製作技巧、學習和實習的時間平衡🪯、剛進大學的大一新生的疑問等👩🏽‍🎨。針對這些問題,包學長都一一進行了耐心而細致的解答。其中,針對剛進大學的大一新生🪞,學長建議大家不要想著很早就去實習,在大一和大二要多讀書🧑🏽‍🏭,打好基礎,更有助於長遠發展。同時📫,學長也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歡迎同學們私下向他進一步請教🫃🏼。

▲活動現場

本次主題活動,我們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包承超學長對學弟學妹們真誠的關切,而學長敢於嘗試的勇氣、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讓我們近距離地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相信這次學長“從學術研究走向商業研究”的精彩分享可以滿足同學們對商業研究的好奇👐🏽✊🏽,對學術研究與商業研究的深層聯系,以及對未來實習與實踐、成長與發展規劃等多元化的選擇需求的深入思考。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在本次活動中有所收獲!最後🙅🏻👷‍♂️,希望我們的“榜樣的力量😄:學長分享系列”活動能點燃更多學生內心奮鬥的源動力,以優秀的老師們和學長學姐們為榜樣,不斷超越自我🦵🏿、勇往直前!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