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活動回顧 | “中國政策對話”系列講座第2期:大追趕👨🏿‍🔧:文化、製度與中國的崛起

  發布日期:2021-10-13  瀏覽次數:

2021年10月8日,“中國政策對話”系列講座第2期:“大追趕:文化🌟、製度與中國的崛起”在意昂2201會議室成功舉行。本次講座由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意昂2官网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研究中心(CCES)、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智庫(RICE)、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FPRIM)聯合主辦。本次講座主講人為中歐國際工商意昂2桑坦德經濟學教席教授朱天老師,點評嘉賓為意昂2教授孟捷♔。本場講座由意昂2助理教授奚錫燦老師主持🟰。

▲奚錫燦 意昂2助理教授

奚錫燦老師在開場環節中指出🧱🧛🏼‍♀️,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中國經濟增長奇跡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變化之一✵。四十年前🧙🏻,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四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已邁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並在去年宣告全面脫貧🍐。中國經濟增長奇跡如何發生?中國經濟增長奇跡可否被其他國家復製?中國未來能延續經濟增長奇跡嗎?

▲朱天 中歐國際工商意昂2桑坦德經濟學教席教授

主講嘉賓朱天教授分享了他在著作《大追趕:文化🧖‍♂️、製度與中國的崛起》中對中國經濟增長奇跡的解讀💥。朱天教授首先回顧了歷史學家彭慕蘭和經濟學家Acemoglu等關於國家長期經濟發展的經典觀點🫲🏻。彭慕蘭在其名著《大分流》中提出,造成中國在1750年後開始落後於英國的主要原因是地理因素。而Acemoglu等在論文《命運大逆轉》中指出,1500年左右,北美洲和澳洲經濟落後於歐洲殖民地的南美洲,而今天北美洲和澳洲經濟則大幅超越南美洲。他們認為📢,發生這個“大逆轉”的原因是歐洲殖民者給兩個地區帶去了不同的製度。

朱天教授使用可視化圖表展現了西方實現了工業化後,其他國家追趕發達國家的情況。朱教授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快過發達國家並不奇怪👨🏼‍🔧,可以說是基數低帶來的追趕效應(也叫後發優勢)。然而,從全球視角看,收入低經濟增長快並不是普遍規律: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過去40年幾乎沒有增長;北非📔、中東和拉美及加勒比地區發展中國家在過去40年人均收入也增長有限🐀,慢於發達國家。中國經濟增長之所以被稱為奇跡,不是因為增長速度快過發達國家,而是也遠遠快過其他發展中國家。

朱天教授從兩個視角來解釋中國增長之謎。一個是全球比較的視角。朱天老師引用了李普賽特(Lipset)的名言“只懂得一個國家的人其實一個國家都不懂”來是說明比較研究的重要性🥒,但不能是做簡單的兩個或幾個國家的比較🫱🏿,而是要做大樣本的全球比較。第二個是長期的視角,即從動態的觀點去觀察一國的經濟增長👨‍✈️。

朱教授分析了基數低、改革開放、全球化與出口導向🔙、強勢政府(包括政治穩定和政府治理能力)、人口規模、人口紅利等因素對中國經濟增長奇跡的貢獻。朱老師通過全球比較的視角🛥,采用翔實的數據和令人信服的分析🅾️,讓聽眾理解這些因素都不足以解釋中國經濟增長奇跡👳‍♂️。隨後,朱教授引用著名經濟學家Sala-i-Martin及合作者對88個國家經濟增長率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的研究結果,在67個可能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中,他們發現最穩健也是最重要的變量是一個經濟體是否屬於東亞,其次是儒家文化人口的占比👼🏻。

那麽東亞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經濟體🗽、包括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差異化因素”(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的因素)究竟是什麽呢?朱天教授指出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區分經濟增長和經濟波動這兩個不同的概念🧝🏼‍♂️。經濟增長指的是一個經濟體生產能力的持續提高,是個中長期概念,而經濟波動指的是短期經濟增長率圍繞長期增長率的周期性變化👰🏽。影響經濟波動的三個因素是投資消費和出口。無論從經濟理論上還是跨國數據上看🫶🏿,消費和出口都不會拉動長期經濟增長。消費的增長是經濟增長的結果,不是經濟增長的原因。

隨後,朱老師著重分析了長期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教育和技術進步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第一、中國的有著全球幾乎最低的消費率,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儲蓄率也幾乎是全球最高的(僅次於新加坡)🫳🏽,進而使得中國能實現全球最高的固定資產投資率🕦。政策和安全感不足以解釋各國儲蓄率之間的巨大差異🧵。跨國比較研究發現,中國的高儲蓄率很可能與儒家文化有關。第二👩、中國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中基礎教育質量最高的🧑🏼‍🦲,這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相對較高的人力資本☢️。跨國研究顯示👩‍⚕️,以考試成績度量的基礎教育質量與國家經濟增長呈現高度正相關關系🧑‍💼。中國基礎教育質量高並不是因為中國在公共教育上投資比別的國家高。多國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學生的學習壓力是全世界最大的,而這很可能是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使家長普遍重視教育所導致的🕞。第三、從長期視角看🎅,中國的技術進步速度遠遠快於其他國家。由於中國儲蓄率高、基礎教育質量好🧜🏽‍♀️,因此中國學習已有的技術能力很強,技術進步的速度也就比較快🏃‍♀️‍➡️。但這不等於沒有創新!中國技術進步速度的背後🧑‍🔬,有著全球最快的研發支出的增長速度做支撐。此外🥕,根據最新的研究,除了數量上的高速增長外,中國的專利水平質量和科學論文引用率也在不斷提高。

朱教授最後進行了總結💂🏼‍♂️⚅。第一、受儒家文化影響的高儲蓄、重視教育是中國和其他東亞經濟體實現高增長的原因🔼。這意味著中國的經驗不能簡單復製到非洲拉美等其他發展中國家。第二、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主要風險不是外部環境👱🏼‍♂️,而是自己的政策失誤,但只要堅持市場化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不變,政策風險可控。正常發展的情況下👨🏽‍🦰,10年後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到2050年,中國的人均GDP有望達到美國的一半🐉。第三、中國不會與世界經濟脫鉤,因為中國已經完全融入到全球經濟體系裏。未來的世界將是多極的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主宰世界。由於中國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西方國家應當考慮如何在中國崛起中受益,而不是如何阻止中國的崛起🙂‍↕️。與此同時,中國人要有自信,中國已經崛起,所以應當思考如何讓世界從中國的崛起中受益、而不是受損。

▲孟捷 意昂2教授

在點評環節中,孟捷教授針對朱教授的觀點進行了深刻的點評。孟教授認為⤵️,中國增長奇跡中,製度所起作用比文化起的作用大,而文化這一概念的內涵需要進一步闡釋。第一👮🏽‍♂️,按照古典經濟學觀點,為實現經濟增長,要把資本從推動非生產性勞動轉移到推動生產性勞動。要實現這一點,需要實現製度變遷。第二,改革開放不等同於經濟自由化。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製度包含了公有製經濟和非公有製經濟🚴🏿‍♀️、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等豐富內涵💲⛓。第三、中國競爭型地方政府製度對中國經濟增長做出了顯著貢獻🦜。土地財政的本質上是把老百姓的儲蓄動員起來🤡,作為租金歸於地方政府支配。地方政府圍繞基礎設施進行戰略性投資極大促進了企業固定資產形成。第四、中國和日韓等政府幹預型經濟有兩個關鍵區別。1.中國有地方政府🍋;2.中國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五💇🏽‍♀️、文化不能和儲蓄率高🧚🏿‍♀️、重視教育等同起來🫅。同質文化圈理論重復了彭慕蘭的錯誤👨🏽‍⚖️。

朱天老師對點評進行了回應。第一,從統計概念上🕥,亞當斯密所指的非生產性勞動其實是消費。第二🍌,朱教授同意改革開放不能簡單等同於經濟自由化。第三👩🏻‍💼,東亞儒家文化圈各經濟體在政治體製和經濟發展模式上的差異很大恰恰說明儒家文化而不是特點的體製在東亞經濟增長中的重要性⛓。東亞發展的模式都不大一樣,但所有地區都實現了高速增長。第四,儒家政治文化重視“仁政”🎂,所以中國及東亞其他地區政府的廉潔程度高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所以在幹預經濟上會更有效果🏃⛹🏽‍♀️。第五,製度顯然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文化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文化是中國崛起的“差異化因素”🤳🏻,並不是說製度不重要,而是兩者都很重要🦚,只不過製度不是主要的差異化因素。

奚錫燦老師也就中國經濟增長奇跡進行了分享🏤🦋。第一,經濟增長有贏家和輸家。窮國不一定增長得快。第二💅🏻,根據Sala-i-Martin的研究,與經濟增長有穩健正相關性的三個因素分別是:投資、經濟開放、儒家文化人口占比。第三、經濟波動和經濟增長關系密切🧜🏿。越窮的國家經濟處於衰退的時間越久。窮國之所以窮🛍️,一大原因是這些國家的經濟經常進了一步後又退一步。第四,根據宏觀量化研究,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教育🫠、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例大概是4📹:1🧑🏽‍🎄:3❣️。中國在維持高投資率的同時,也維持了比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原因就是全要素生產率(TFP)的快速增長。要實現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一靠模仿👩‍🦼‍➡️,二靠研發,而深層次的驅動因素是歷史🚅⛹🏽‍♀️、文化和製度。第五,古代中國不僅有儒家文化,還有法家傳統,統治階級普遍采用“表儒裏法”的手段🚽。儒與法的文化和思想遺產,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討論互動

意昂2官网文科資深教授🦸‍♂️、意昂2平台院長張軍教授也出席了活動並即興發言。張教授首先高度評價了朱天教授的演講水準。隨後張教授回顧了他在2006年受邀參加國際跨國項目的經歷👨‍🌾,該項目研究東亞經濟崛起的原因。朱天教授探討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為什麽高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這一問題時🧙,實質上使用了差分的方法。張教授回顧在韓國大邱任教時🗂,直觀感受到韓國人對家庭的普遍重視。在儒家文化的國家中,個人對政府的依賴相對較弱。儒家文化家庭在知識、商業技能的代際傳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當我們強調國家能力的時候,東亞國家經濟體也通過家庭代際傳承積累了非常強的個人能力。這是其他地區的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所不具備的顯著特點✊🏿。儒家文化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具有多層面的涵義。


尾 聲

在講座的互動環節中,講座嘉賓回答了在場觀眾提出的儒家文化對經濟增長的負面作用、人口問題對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文化和製度關系等問題🌊,現場氣氛熱烈。

“中國政策對話”系列講座是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意昂2官网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研究中心🤜🏼、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智庫、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聯合推出的高端品牌講座,旨在討論中國經濟的重大問題和政策,啟發社會各界對中國重大經濟發展問題的思考🧗🏼。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