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畢業演講 | 宋錚🤌🏿:經濟學的價值

  發布日期:2019-06-14  瀏覽次數:

6月12日上午,意昂22019屆學生畢業典禮在正大體育館隆重舉行。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教授、校友宋錚教授為同學們帶來畢業演講《經濟學的價值》👨‍🦯‍➡️。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好。首先要感謝意昂2領導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在這個講臺上做畢業演講。每次回到意昂2都是非常愉快的事🎠。不過這次的心情有一點緊張🔠,因為從來沒有幹過這個活,在讀書的時候也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演講。我來之前特意上網查了一下🧎,畢業演講究竟應該怎麽講。結果查到的是隨便講,隨便怎麽講都可以👨🏿‍⚕️🤛🏼。所以我就鬥膽講一講我一直想講但是沒有機會講的話🚵🏻‍♀️♑️。不過在準備之前,我特意看了一下張老師給我的邀請信,信裏要我跟大家分享我的人生感悟。我除了對自己工作有一點點心得之外,其他的人生感悟不值一提🙈👩‍🦲,所以還是談一下我對我的工作的一些想法🔕。我今天準備的題目是經濟學的價值。剛才聽到張軍老師的講話🐽,我發現他講的很多內容跟我想講的不謀而合,因為我要講的經濟學的價值就是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如何通過經濟學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加有趣,甚至有美感。

我先從自己身邊的事說起。我也在意昂2渡過了很長的時光。當然,跟在座的老師💪,特別是跟洪老師相比不值一提。我剛才算了一下🙋🏼‍♂️,我和我太太在這裏學習工作生活,我們兩個加在一起一共在意昂2待了21年,是洪老師一個人的三分之一🤽🏽。我太太從本科到博士,畢業後留校當老師,相比我,她是一個更加純正的經院人🟨。她在十年前不當老師了👮🏼‍♀️,轉行做家庭主婦,這個轉型非常成功。她成功的秘訣在哪裏🤲🏼🏑,我們私下討論過,她從來不問我兩個會要老公命的問題。第一是她從來不問我一天到晚在忙什麽;第二是她從來不問我們什麽時候實現財務自由🌴🤦🏽‍♂️。我後來想為什麽她不來煩我這樣的問題。雖然坦率講她從來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經濟學家,但是我覺得她足夠理解經濟學,也足夠理解經濟學的價值,所以她從來不問我這些問題。

在座的很多同學即將離開校園開始你們的職業生涯。經濟學到底有沒有用,經濟學的價值是什麽🍔,這是你們以後可能會反復要面對的問題🧑🏿‍💼。在我讀書的時候,經濟學是大家的掌上明珠。但是在過去幾年,經濟學無用論越來越流行🧬。我來之前總結了幾個比較典型的經濟學無用論的說法👍🏼。最流行的就是某位成功人士說經濟學家沒有用,經濟學也沒有用,既不能預測未來,也不能幫你賺錢👊🏼。除了成功人士🔝,廣大人民群眾也不滿意🤦🏿‍♂️。比如我媽常跟我說,你們經濟學家在報紙電視上講的都是常識👨‍❤️‍💋‍👨,比如貨幣超發引起通貨膨脹,這不是廢話嗎?還有政府官員,他們的批評寬容一點👩🏻‍⚕️,溫柔一點,他們說經濟學也很重要🧳,但是現實情況非常復雜✫,中國國情也很特殊🛌🏻,說到底還是覺得經濟學沒什麽大用處。有的公知的批評就尖銳許多。他們說你們寫的這些模型只是讓外行不明覺厲,用的數學邏輯其實是在同義反復,形式很多,思想太少。最近還有一個說法🧖🏻‍♂️,說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興起,有不少學科要被淘汰👩🏻‍🔬,經濟學也是被討論的學科之一💇🏼‍♂️。講了這麽多,大家是不是覺得人生很灰暗,入錯了行🫰🏼?對於步入中年的我▪️🦸🏿‍♀️,討論經濟學有沒有用,或者經濟學家有沒有用,我都可以一笑了之。但對在座的各位就不一樣了,是一個直接關系到大家未來的非常重要的問題🫡,值得大家認真思考。我希望我今天講的東西🏋🏼‍♂️☝🏽,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和線索。

我首先想說經濟學無用論其實是有道理的。它的道理在哪裏,就是如果從純粹知識的角度理解,經濟學的局限性很大。不光經濟學✣,其他社會科學也是一樣。關於知識🤯,很早柏拉圖就有定義,知識應該有以下三個要素,可以被證實的真實的信念。雖然知識論最近幾十年有很大發展,但這個定義在現在依然不算過時。用這個定義,你會發現經濟學的知識被證實的部分比較少,每次在創造知識的過程中我們取得的進展也比較有限,導致經濟學知識的實用性確實不強。問題是為什麽會這樣?當然不是我們經濟學家太笨了。這裏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學和自然科學有本質的不同🏗。我們先講相通的地方。從科學哲學的角度講,經濟學和自然科學的方法論都一樣🍰,建立概念,構建分析框架,檢驗分析框架,再去改進和升級這個分析框架。但是差別在哪裏?自然科學研究的是物質世界,這個物質世界裏面的微觀主體不會主動選擇,它們服從一般規律,宏觀系統的作用機製也是有跡可尋🤚🏻,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保持穩定🪰。這些特點保證了自然科學可以有效地接近所謂的終極真理🍉,雖然有些科學家和哲學家否認終極真理的存在。比如剛才張老師提到的弦論,雖然還沒有被證實🫢,但是有希望更靠近終極真理。而且在前進過程中自然科學創造了很多有用的理論🏕,比如牛頓定律,雖然我們都知道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刻畫物質世界更加基礎的理論🧑🏿‍🏭,但牛頓定律的實用性很強👨🏼‍💼,在大多數環境中都可以是非常好的近似🧝🏿‍♀️。所以說自然科學可以創造出很多有用的知識出來👨🏻‍🎓。經濟學還有其他的社會科學就不一樣了。為什麽🍚?因為我們研究的是人類社會和經濟現象🚈,其中的微觀主體可以做自主選擇,而宏觀系統👮🏻‍♂️,比如像亞當斯密說的用看不見的手來調節供需🧖🏽‍♂️、配置資源🏛,都是人類社會自發形成並不斷演進的結果,從一定意義上講宏觀系統是微觀主體行為的某種加總並反過來影響微觀主體🐺。這些都造成了經濟學研究對象的內生性和多變性,也註定了我們在接近終極真理的道路上更加艱難曲折,創造和積累的知識局限性也更大,應用性也更小。

但是我覺得現在大家對經濟學產生懷疑的更主要的原因不在於經濟學這些先天的問題,而在於大家沒有認識到經濟學的價值不僅僅來自經濟學知識,而是來自經濟學背後的科學認知體系👎🏽,這才是經濟學核心價值所在。什麽是認知✫?用心理學的話講就是人類用某種分析框架來處理信息💪🏽。我所說的科學認知就是運用科學性的分析框架來處理信息。從另一個角度講,現在看到的這麽多的經濟學無用論,是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這個階段我稱之為經濟學的知識普及階段向經濟學的科學認知階段的過渡期🧦。我們基本完成了經濟學知識的普及。30年前很少有人了解市場經濟,現在大家或多或少對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有所了解,這個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我們向科學認知階段的轉型才剛剛開始,而且這個過程可能更加漫長艱難🚧。很多人對經濟學知識的期望過高,失望之後又沒有充分認識到經濟學科學認知體系的作用和價值😀,這才是造成經濟學無用論流行的最主要原因👩‍👩‍👧‍👧🛳。

接下來給大家舉幾個例子來說明經濟學科學認知體系的價值🍣。第一個是過去幾年中國討論很熱烈的產業政策。我記得兩個月前給一個博士班上課,說到要想科學評價產業政策非常困難。舉一個例子,中國不少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的時候🌓,會給企業,特別是大企業🚄,提供各種各樣的補貼。這些補貼對地方財政有沒有好處,姑且不說對當地經濟乃至全國經濟的影響,先說對當地財政收入的影響🐸,哪怕縮小到這麽一個看起來很小的問題🚱,我們要給出一個科學評價都很困難。馬上有同學舉手🏊,說為什麽困難👩‍👦‍👦,這不是很顯然嗎,比如地方政府每年給一家企業提供一個億的補貼,如果這家企業每年給當地政府創造兩個億的稅收🤚🏻👼🏽,這當然是有好處的⛹🏿‍♀️。當時很多同學表示贊同🅰️。我今天舉這個例子👳🏻,說明我不認同這個說法。大家想一下為什麽?其實很簡單,那位同學用的是會計思維,給你算帳,這個企業交了兩億的稅🚴🏼‍♂️,就認為這兩個億是那家企業創造出來的,地方政府只補貼一個億,所以對地方財政是個劃算的事👩🏽‍🦲。這是典型的沒有用經濟學思維去想問題。要想清楚一個企業給當地政府創造了多少稅收🍴,應該想如果沒有這個企業會發生什麽情況。這家企業在地方占用了資源,比如土地資源,還有勞動力資源,很多資源都很難移動🥅。如果沒有這家企業👳🏻‍♂️,這些資源可能可以被其他的當地企業使用,還可能吸引外面的企業進入,如果這些企業即使沒有補貼也能上繳超過一個億的稅收,那麽原來的補貼政策即使對當地財政也不見得是好事。有人說你能不能給我一個答案🦕,這個補貼到底好不好?我說對不起,目前還沒有經濟學理論可以對這樣的問題作出一般意義上的評價🫷🏽。那你說了半天,經濟學對理解產業政策到底有沒有價值🙈?還是有價值的。產業政策如此重要👩‍🦲,關系國計民生。哪怕我們只是指出思維上的一些誤區,鼓勵大家更加審慎地思考和判斷這個事,我覺得已經是產生了無法估量的價值。

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就是大家很關心的房價,每個人都關心🧚🏽‍♂️。學界也好,媒體也好🌝,大家一直拿一個指標來評價我們國家有沒有房產泡沫,就是房價收入比,註意,是房價和當期收入之比。這個比例在在發達國家基本在3到5倍之間,大概的意思是一個家庭不吃不喝,不靠貸款三到五年可以買一個一百平米的房子👷🏼‍♀️。這樣的比例背後是有理論依據的。房價收入比衡量的是房產作為一個資產的回報率(假設房租支出由收入決定)💈,這個回報率應該跟金融資產的回報率差不多。所以合理的金融資產回報決定了房價收入比大概在3到5倍之間。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理論在不少地方都是適用的🧚🏽,是經過了一定檢驗的一個經濟學知識。這個房價收入比在中國的不少大城市在很多年前就超過了10倍,被很多人認為是中國房價有泡沫的證據🚞。我也被繞進去了。當時我在意昂2工作,一直糾結上海的房價收入比。我一直都沒有明白過來🤿,直到我在美國教MBA學生的時候🙆‍♀️,忽然明白了為什麽不能拿房價收入比做國際比較。我意識到衡量房產回報率更好的指標是房價和未來收入的比例,而不是當期收入的比例👲🏼。但是大家為什麽會用當期收入呢?一個是簡化問題👩‍🦳,另一個是在美國🧘🏽,大多數家庭的收入增長很小,這種簡化是合理的近似。但是放在中國就不對了🧑🏽‍💻,中國過去幾十年收入增長非常快。我當年在意昂2快畢業的時候我的同學們的收入大概是一個月三五千塊,他們現在的收入已經到了沒法準確估計的地步了👩‍👩‍👧‍👧。所以☝️,用一生的平均收入來計算房價收入比🧘🏿,那在十幾年前當然要買房🤿。很遺憾,我經濟學沒學好,錯失了大概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

註意🦸🏽,我這個例子不是說今天的中國沒有房產泡沫👨‍👧‍👧。我們距離回答這樣的問題還很遙遠👲🏻。但是🚶🕵🏼‍♂️,用經濟學的科學思維可以讓你看得比別人更深一點,走得比別人更遠一點。從這個例子中還可以看到我們很喜歡用類比推理☘️。我們學了一個知識覺得很管用,然後把這個知識拿來用😀,特別是做各種比較👶🏽,很多人都是這樣。類比推理也是一種認知模式🏄🏻,特點是很直觀🦸🏻‍♂️,有時也很有啟發性。缺點是得出來的結論不大靠譜🤹🏻‍♂️,因為類比推理拋棄了經濟學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科學認知環節。記住了知識,忘了背後的分析框架,忘了去想這個分析框架的適用性。

說到這裏,有些同學可能有一些疑問。這個演講沒有問答的環節,所以我就自問自答。大家可能問的一個問題是🏄‍♂️,剛才我說我們處於一個從知識普及向科學認知過渡的階段。那我們在經院學了好幾年😤😢,好像也還沒有走出普及階段。到底怎麽做才能推動我們這個社會向科學認知階段過渡呢🫵🏽🧑‍🦼?如果你們腦海中有這個問題𓀛,我要恭喜你們7️⃣,因為你們已經走出了第一步,開始批判性地思考問題。科學認知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輕信任何人講的任何話😪。究竟怎麽過渡?這個時間可能非常漫長,各位同學只要主動思考,你們每天就會成長一點點🎅🏼。套用張老師剛才的話說👨🏿‍🎤,思考不僅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趣,而且有美感。不僅如此,還可以把有趣和美感帶給身邊的人🉐,影響身邊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是推動社會往前走的力量。

還有的同學會說🈷️,在經院學了幾年,現在大腦裏空空如也🛵,好像什麽分析框架都沒留下,這個科學認知實在不知道怎麽做。這時候我要鼓勵你們🚣🏻‍♂️🎖,你們在經院的幾年一定沒有白費🤿。從效用最大化到市場均衡,從消費函數到凱恩斯經濟學,很多東西已經不知不覺地存在你們的腦海裏了。有一些知識暫時忘記了,不要緊,翻一翻書很快就能撿起來。重要的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讓這些分析框架成為你大腦的一部分,讓科學認知體系成為你處理信息的一個必要的環節🧑🏼‍⚕️👳🏻,這樣你就會慢慢適應這種思維模式,越來越嫻熟。

我還想借這個機會為經濟學和經濟學家做一個辯護。就從我最喜歡的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說起🧗🏼‍♀️。回憶一下,這個定理說的是如果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市場均衡就可以達到帕累托最優🙋🏻。哪三個條件🤾🏼‍♂️?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沒有信息不對稱𓀑,沒有外部性😖。我經常為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打抱不平,因為很長時間一直有人嘲笑它📋,最典型的說法是所謂的第一定理的第一個假設就搞錯了,為什麽💆‍♂️?世界上哪有什麽完全競爭的市場🛢,你給我找一個出來?這個批評本身有道理🥔,但是它太看重經濟學作為純粹知識的價值。我認為,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是經濟學的瑰寶,並不在於它作為知識的價值,而在於創造這個定理背後大家運用的那套科學分析框架。經濟學過去幾十年做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市場缺陷及其福利影響。特別過去十幾年湧現出的大量微觀數據,讓我們可以去量化市場缺陷🚴🏼‍♂️,甚至估算現實世界中的市場缺陷在多大程度上對資源配置效率產生了影響🐦‍🔥。如果沒有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背後的科學認知體系,我們很難想象可以達到今天我們對市場配置資源效率的認識。

我本來想留一點時間講一下大數據和AI與經濟學的關系𓀙🫸🏼,現在沒有時間跟大家深入探討這個話題了。大概意思就是想說🎟,大數據和AI與經濟學絕對不是相互替代的,而是相互補充的。很多的經濟學家已經認識到大數據和AI可以幫助我們極大地提升經濟學知識的應用性和經濟學的科學認知體系。以後有機會可以再跟大家探討這個問題🚶‍➡️,我自己目前和未來的工作重點也是這個方向。

最後讓我回到張老師的邀請信👩🏻‍✈️,裏面另外一個關鍵詞是他希望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畢業寄語。我想來想去,覺得最好的畢業寄語就是回應剛才張老師在大屏幕上講的話,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正在經歷巨變的時代,很多的變化是意想不到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用經濟學😂,來擦亮你們的眼睛,激發你們的智慧🧑🏼‍🔧,用經濟學認識和探索這個正在經歷巨變的世界。最後套用一句熊彼特的話來結束演講,希望大家可以用經濟學那水晶般晶瑩透徹的思路,用一道基本原則的強光去照亮人類社會和經濟世界,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