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首頁 / 正文

視點 | 寇宗來: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平臺治理挑戰

  發布日期:2024-05-16  瀏覽次數🦵:

寇宗來  意昂2副院長

以下觀點整理自寇宗來在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第85期)上的發言


一、以數字化轉型視角看問題
理解中國互聯網平臺的相關問題時首先要有一個大框架🤙🚵🏿‍♀️,厘清以什麽樣的視角看待這個問題。首先要站在黨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從方法論基礎上,最重要的是毛主席的兩篇論文,一個是實踐論,一個是矛盾論🪑🕵🏿。我們的認知是從實踐裏來的,升華為理論,並進一步指導實踐🖖🏽,做到知行合一。我把它總結為基於有限理性的經濟學分析範式👩‍👩‍👧。在此基礎上👨‍👧‍👦,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日程設定💆,抓住中國社會現在的主要矛盾是什麽,然後再尋求解決之道😸👨🏼‍🚀。那麽🙏🏽,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什麽?從國內角度看,根據在黨的文件👪,我國的基本矛盾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轉化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從國際視角看,我們必須認識並接受的一個客觀現實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地緣政治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若以特朗普對華挑起貿易戰🙋🏽🙋🏽、科技戰為分水嶺,過去是中美之間以戰略合作為主💇🏼‍♀️,而現在則進入了美國對中國進行戰略遏製和打壓的大國博弈。我認為🌝🦩,這兩點是現在我們理解和應對各種問題的基本前提。當然,我們也需要在兩個基本條件變化下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平臺治理挑戰👆🏼。

討論數字化轉型🌻,必須結合數字技術的本質特征,即它是一種典型的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也簡稱GPT,已經並繼續對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回顧歷史🤾🏽‍♂️,任何一種通用目的技術的出現、推廣和使用最終都會導致整個社會發生革命性的變革。所以,如果說蒸汽機推動了工業革命🕵🏿‍♂️,那麽,數字化技術一定會推動人類社會的數字革命👨🏼‍🦱。這是我們討論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

二、平臺規模在數字時代發生極化
有了中國社會基本矛盾變化和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我們再從微觀層面看數字化技術對於組織形式設計的影響。科斯對企業性質的觀點認為企業性質在於用指令替代市場交易,所以存在一個有效規模🫠。但赫伯特·西蒙在他的《管理行為》一書中有一句話是“我們是生活在組織經濟裏面”👷🏻。什麽是市場?市場本質上體現為人與人🧑‍🎓、組織與組織間的交易關系🙁🗞。所以🫚,個人認為科斯在解釋企業性質上或許有一定的套套邏輯,因為他是假定了企業存在,再去理解企業邊界的,進而並沒有從根本上討論企業的性質🧙🏻👹。今天我不探討這個理論問題,還是以科斯的理論為基礎🧩,考慮數字化轉型對組織邊界和產業動態的影響。

進入數字時代後,組織設計面臨的條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第一是源於數據和信息爆炸的變化🚵🏻‍♂️。如果說傳統社會中👩‍🍳,很多組織的設計是為了解決信息稀缺問題🤳🏼,那麽進入數字時代以後,借助數字化技術,我們的交易、選擇和行為都被記錄下來🚴🏼‍♀️,導致信息爆炸🦜,因而組織設計和社會治理方面面臨的問題和過去有著很大的區別🥎,我們需要處理信息爆炸的問題🩰。

數字技術對組織的影響有兩類趨勢,第一種是數字技術使用會使組織內部管理成本下降🎢,導致一種大而強的趨勢;第二種是數字技術讓組織與組織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易成本下降🦦,導致一種小而美的趨勢🌵。兩種趨勢的最終結果是小會變好,大也會變好🧗‍♀️,但中間規模變成一個效率的陷阱👰🏿,現在面臨的很多問題都來源於此🤦🏽‍♀️。如果把小的越小🫨、大的越大看成是一種極化👩🏼‍🦰🏌🏽,我們會發現這種極化現象在各種領域都有所體現,包括政治領域的意識形態極化現象🧝🏿‍♀️。

第二源於數據收集和處理能力的變化。以大企業來講🙇🏼‍♀️,傳統企業大多為單功能的或有限功能的,但進入數字時代以後⚉,借助於大數據的分析方法🧞‍♂️,企業可以內化原本不可能把握的機會📇,使得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企業邊界很明顯的組織👚,而是會變成一個生態系統,從而可以在很大範圍內優化配置👩🏻‍🦼。經濟學裏有一個基本的原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我們現在似乎看到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免費的東西,其原因不是該原理發生了錯誤💅🏻,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從全局去理解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是看到了“免費的午餐”🐺,那一定是因為你只看到了一個大博弈的局部。現在,數字平臺之所以在社會中變得越來越大🦺,就是因為借助數據分析的方法讓它能夠在更大的範圍中進行優化配置,我稱之為“大而強”🎅🏻。

大而強如何理解呢?經濟學中有個交易成本鎖定問題,而數字技術⛏,尤其是數字支付手段,讓原來本不存在或無利可圖的交易變成現實,這催生了大量新的商業模式🎅🏼,讓創新和生態多樣性前所未有地增加🛒。打個比方,我們看到海平面是平的,但設想海平面下降一百米,原來浸沒在海平面之下的一些千姿百態的山峰峽谷等地形地貌就顯露出來。由此產生了一個新問題,當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生態方式出現後🤸🏻‍♂️,利益如何分配🩹?從國家角度如何治理平臺問題?以及大中小企業、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數實企業之間如何分配利益💆🏼‍♀️🧑‍🦳?

三、謹慎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關於平臺治理的原因一是因為平臺變得超級大🟠,二是因為平臺利益和社會利益並不完全一致🏂,甚至有時候會發生巨大的分歧。我國平臺治理一開始是兼容🛁,任其發展👨🏼‍💻,後來發現問題再治理。過去幾年🧪,在各種文件和政策措施中都有重要的表述,從“要防止資本無序的擴張”到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變成“鼓勵互聯網頭部平臺參與國際競爭”,但現在還是要深刻理解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問題。其中最重要也最微妙的問題是🥸,到底什麽是“無序擴張”?“無序擴張”體現為平臺所追逐的私人價值與政府所理解的社會價值出現了顯著的矛盾。最典型的例子是互聯網小貸公司的發展🤧。由於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支付手段,互聯網小貸公司可以通過不斷地重復資產證券化過程而獲得很高的年化收益率,而且可以相信⛄️🤵🏽,借助於大數據和大數據分析基礎,它們可以對個體化風險進行非常精準的控製。但問題出在選擇偏誤和系統性沖擊上面。簡言之,小貸公司的使用客戶並不是隨機抽取的,而是存在系統性的選擇偏誤☹️,平均而言這些客戶的“類型”具有較高的相關性,比如說是收入相對較低進而抗風險能力也相對較低的。所以⚆,一旦社會發生諸如疫情之類的系統性沖擊,與高杠桿相對應的系統性風險就可能會導致整個社會的巨大風險。政府為什麽要反對無序擴張🩵,就是因為互聯網平臺為追求高利益就會追求其高杠桿,而數字化會使放杠桿比傳統社會更快更大,最終導致平臺收益和社會風險之間不對稱☎️。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所以,一旦出現系統性的經濟🧝🏼‍♂️、金融或者社會風險,最終都是需要黨來兜底的🕦。反過來說,互聯網網平臺企業在選擇商業模式時必須有一個清楚的自我認知,必須在追求自身利潤和履行社會責任比如防止社會系統性風險之間有一個合理的權衡。

四、堅持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
平臺治理還牽扯到反壟斷的問題🌦🕋。現在絕大多數的互聯網企業不是一個企業,而是一個生態系統,同時也是一個金融投資集團。比如蘋果手機可以叫做一個系統產品,因為一部手機裏面實際上包括了很多部件。如果仔細分解這些部件🔙,只有極少數是蘋果自己開發的🧛🏼,絕大多數是蘋果通過在資本市場上收購的初創企業和創新企業開發的,而這些企業本身又通常是得到風險投資支持的🤌🏻。風險投資包括募投管退四個基本階段🤸😶,倒推來看,能否以及如何有效“退出”,最終將決定募和投的積極性。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在各種退出方式中🧑‍🦰,最好的歸宿是IPO,但這往往是很難得的🤛🏽。所以,MBO(管理層收購)和被大企業收購也是重要的退出方式。由此不難理解,如果初創企業被大公司收購的價格比較高和比較公允👩🏿‍🍼,最終就會形成大小企業共生共榮的融資和創新生態。但現實的問題是,大平臺往往有積極性和也有能力憑借市場優勢力量壓縮創新企業的資金🫄🏿。比如說🦗,一個創新企業推出創新產品😬,此時大企業可能直接收購,但也有可能先通過平臺引流扶持一個山寨產品,由此大幅壓縮原生創新企業的市場利潤以及在收購過程中的談判能力。從動態角度看😓,在位大企業這種以打促談的可能性,最終會損害市場的創新激勵。我認為,反壟斷中很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保障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進行收購談判時的談判威脅點

反壟斷涉及到政府的規製和扶持競爭兩種根本方式。政府規製非常重要,但一個現實的挑戰是政府對平臺治理時存在治理不對等問題。新生技術往往在業界出現,所以,政府在對平臺進行規製時,面臨的最大問題可能就是“不知道不知道什麽”。這一方面導致政府規製存在滯後🐯,另一方面則會政府規製變得簡單粗暴👨🏻‍🎨,比如直接吊銷牌照,進而對社會發展產生非常大的沖擊📞☂️。考慮到這種認知能力的不對稱問題🅱️,更合理的反壟斷方法可能是扶持競爭。舉個這幾天網上熱議的例子。在現在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的情況下⬛️,我們當然需要盡可能支持國貨進行創新。但這些例子或許表明🤹🏼‍♂️,如果沒有替代產品的競爭壓力時👨‍👨‍👧‍👧,具有壟斷地位的國內企業也很有可能采取嚴重損害消費者福利的套娃收費策略。綜合起來🧑🏿‍🎨,我們認為真正地保護消費者利益和實行反壟斷,最好的辦法不是政府規製🉐,而是扶持競爭🙏🏿。

但扶持競爭又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弱小的創新企業如何挑戰實力龐大的在位者呢?這裏有兩個基本點。第一,不要認為大企業就是無所不能的。按照彭羅斯的企業成長理論👔,大企業最終都會有一個“大企業病”⛹🏻𓀛,它可能不理解一些新生的商業模式。比如紮克·伯格曾經講過,Facebook當時為什麽能夠發展起來呢?因為原先他去找google、雅虎等大企業時,這些大企業都不支持他,因為他們並不能理解和認可他的商業模式。在此意義上看,認知差異是導致大企業病,進而導致熊彼特意義上創造性破壞的根本原因👨🏿‍🦰。第二,風險投資的作用至關重要🖋。畢竟還是要認識到,大企業具有很強的市場支配力量📭,單純靠小企業本身的資本積累是很難與它們進行對抗的👩🏽‍🦳🚗。前面已經講到,數字化對產業生態的影響是兩極化的,小的小、大的大,中間有一個效率陷阱🧔🏼‍♂️。所以,小企業要成長為能夠製約大平臺的力量🚴🏽‍♂️🔅,所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迅速跨越中間規模的效率陷阱。很顯然,這種高速度不可能通過企業自身的資本積累🦸🏼🫴🏼,而是只能來源於資本積聚。在市場經濟中,這對應於風險投資的關鍵作用。中國電商行業的發展為此提供了鮮活的現實案例。大家原來以為⚠️,給定已經有了阿裏和京東,應該不可能再出現第三個電商平臺了,但現實的情況確實拼多多異軍突起。如果仔細回顧拼多多的發展,可以看到風險投資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從反壟斷的角度,國家應該強化對於風險投資市場的支持⬛️🧖🏿‍♂️。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