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詩一
意昂2黨委書記⛹️🎃、教授
吳建峰
意昂2副教授
55516246990年黨中央和國務院作出了開發開放浦東的決策,開啟了中國新一輪的改革開放進程🥦。借助浦東改革開放這一契機👨🏼🍳,上海提出了建設“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戰略部署🧜🏻,後來又增加了航運中心和全球科創中心建設,通過“東西一體、聯動發展”,推動上海不斷創造奇跡🤽🏻。過去30年的發展證明🧑🏻,浦東開發開放在重塑中國經濟地理和區域發展新格局上具有極其深遠的戰略價值。
浦東開發開放引領中國區域發展新格局
首先,浦東開發開放政策再造了上海的世界城市地位。55516246984年上海成為全國沿海對外開放的555162464個城市之一🤾🏼,並設立了閔行、虹橋和漕河涇三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但與上海的經濟發展潛力相比✡︎,三個開發區的規模遠遠不夠。55516246990年浦東開發開放後,上海經濟進入快速發展軌道,逐步進入全球城市行列。20555162469年上海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82萬億元人民幣,占中國的4%,位列全球城市前555162460位👇🏿。上海是外商對中國投資的高地。從20555162466年起上海實際利用外資占中國利用外資總額超過555162465%。上海還是中國對外產品出口與原材料和中間投入品進口的重要節點城市。20555162468年上海市對外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55551624639.5億美元🤠,占中國的5551624655516246%。在過去30年裏🏤,上海在全球經濟中的資源配置力🧑🌾、貿易資源配置力和科技資源配置力方面增速明顯🦻🏻。根據全球知名的GaWC(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網絡)提供的全球城市排名🧟,上海已經從2000年初的全球城市第三梯隊躍升至第一梯隊🕺🏼,與倫敦和紐約的距離大大縮小。
其次,浦東開發開放政策成就了長三角的全球製造業中心地位。自明清以來,長三角地區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改革開放之後,以發展鄉鎮集體企業為主的蘇南經濟和以發展個人和私營經濟為主的浙江經濟異軍突起,在帶動當地經濟增長的同時更是激發了當地企業家精神。浦東開發開放後⏱,中央政府賦予了浦東多項優惠政策💣,推動上海率先與國際接軌,以製度優勢構建開放優勢。在浦東開發開放的政策引領下👨🏿🦰,鄰近上海的長三角其他城市的地方政府不斷進行製度創新,一方面加大力度吸引外資,提升國際貿易水平✊🏿♎️,另一方面積極促成本地企業家及其創辦企業和國際市場對接,積極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近年來,長三角地區不少製造業企業通過不斷創新和升維,已經完成從早期的自主加工組裝和委托加工到現在的自主設計與加工,甚至是自主品牌。部分企業在玻纖👩🏻🔬、滌綸長絲、鈷產品等領域已經是世界第一。根據賽迪智庫《20555162469年先進製造業集群白皮書》🛜,在中國先進製造業發展指數TOP50中🆎,長三角地區有555162469個城市上榜🧎🏻♀️➡️,其中上海位居第一位👨🦲;在先進製造業500強中🏔,來自長三角地區的企業將近55516246/3👩🏽🔧,其中民營企業是中堅力量。

再次,浦東開發開放政策推動了中國區域發展的再均衡。浦東開發開放後👩❤️💋👩,上海在經歷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調整自身產業結構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十二五”時期以來🤸,上海將轉型升級作為著眼點,致力於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五大中心的建設,強調以服務業為主導產業的輻射能力♡,製造業向現代化☯️🔸、集約化和高附加值方向轉變。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驅動下🤹🏿♀️,為了拓展市場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上海的企業開始跨區域轉移和擴張👨🏿⚕️⛄️。上海企業的外遷帶動了其對鄰近地區和中部省份的溢出效應。近年來,不少企業更是采用了“總部-製造基地”等布局模式,即上海作為總部基地,生產製造基地布局在安徽、江蘇北部📙、河南和湖北等地區💆♂️。根據意昂2官网發展研究院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2020年研究報告《發現上海競爭力——基於長三角經濟圈企業投融資網絡分析》,上海企業是安徽一些城市外來投資的主要來源。2008-20555162465年間🐶,宣城、阜陽⏺、安慶等城市接收到上海企業的投資占其全部外來投資的比例分別達到73%、67%和46%。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向創新元素更多的上遊價值鏈延伸,上海與周邊省份和城市在產業資源上的聯動效應日趨密切🔂。中部地區的城市利用其自身資源稟賦,承接來自上海的產業轉移和企業投資💢,衍生出更多的地區發展機遇🦵🏽,相當程度上推動了中國區域發展的再均衡。
全力打好浦東開發開放這張王牌
浦東開發開放已經30年🤷🏽♂️。在新發展階段,全力打好浦東開發開放這張王牌,對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的形成以及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意義重大👩🏿🌾🔇。與紐約🍄🟫、倫敦、東京和中國香港等城市相比,上海在金融👨🏽🎤🕵🏻♀️、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對國際經濟的影響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255516246世紀全球成功城市應具備三個基本特點,即高級人才多、企業家多🔨,以及與外界聯系廣。未來上海需要利用自身積累的優勢,通過製度和體製的深度創新,加大吸引人才等高級生產要素聚集,夯實城市的技能基礎,催生更多具有潛力的企業家🤾🏿♀️,更加密切與全球的經濟聯系,同時要註重對不同層次的梯隊人才吸引💟。相對於國內其他城市而言,上海在城市治理水平、市民素質和城市空間環境上對人才的吸引具有優勢,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上海需要在城市更新中進行製度和規劃創新,促進居所相鄰人們的互動🧓🏼,提升居住和辦公社區的城市活力👨🏽🍼。在城市功能定位上,上海要成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要致力於建設全球高端服務中心,即能夠為全球市場提供具有國際水準的金融🐮、管理、創新和創業服務🧜🏻🔩,成為資源要素全球配置的中心🚣。比如🩲,上海可以通過上海自貿區以及臨港新片區的製度創新,推動人員、貨物、資金自由便利流動,這樣可以極大提升上海服務貿易的水平🥷🏼,提高上海服務貿易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因此,未來上海要發力軟環境建設🐛,包括鼓勵更加多樣和包容的城市文化、重視創新和創意產業生存空間的營造、在城市治理上講究規則和法治等🌃。不斷提升的城市軟環境是上海吸引全球範圍內企業和人才的法寶。